在昨晚结束的中超联赛焦点战中,山东鲁能客场挑战上海海港,比赛过程中两次手球判罚成为全场争议焦点。最终鲁能1-2惜败,但赛后舆论的矛头直指当值主裁判的判罚尺度。
第一次手球:VAR介入仍存疑
第38分钟,鲁能后卫在禁区内防守时手臂触球,主裁判第一时间未作表示,但VAR介入后判罚点球。慢镜头显示,球员手臂紧贴身体,是否属于“自然位置”引发专家分歧。前国脚李明在直播中直言:“这种球判点球太牵强,规则解释需要更明确。”
第二次手球:绝杀机会被扼杀
比赛第89分钟,鲁能前锋郭田雨头球攻门击中对方后卫张开的手臂,裁判却以“无意手球”为由拒绝判罚。知名解说员詹俊发微博质疑:“同样的动作,上半场判点球,下半场却无视,裁判标准何在?”
“裁判报告显示两次判罚均符合规则,但规则执行的一致性才是问题的关键。”——资深裁判王学智接受采访时表示
鲁能球迷在社交媒体发起#还鲁能公道#话题,截至今日已有超10万讨论。足协尚未回应是否启动评议程序,而业内人士透露,本赛季已出现6次类似争议,亟需统一判罚尺度。
- 数据对比:本赛季中超手球判罚率仅43%,五大联赛平均达67%
- 历史相似案例:2020年鲁能对阵国安也曾因争议手球输掉关键战
这场比赛的判罚争议再次暴露出中国足球裁判培养体系的深层问题。正如球迷所说:“我们不要偏袒,只求一个清清楚楚的足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