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"水货"遇上世界杯:一个荒诞的真实故事
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,当镜头扫过某支南美球队替补席时,一个满脸茫然的球员突然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。这位名叫卡洛斯·门多萨的边锋,被球迷戏称为"世界杯史上最水球员"。
"我看了他三场替补出场,总共47分钟的表现——5次丢球,3次越位,还有1次把界外球直接扔给了对手前锋。"
——资深解说员李明在直播中的吐槽
▍他是怎么入选国家队的?
调查发现,门多萨的叔叔是该国足协副主席,而主教练正是他大学时的室友。更讽刺的是,在世界杯前的热身赛中,他居然因为"积极跑动"获得了教练组好评,殊不知那几次跑动都是朝着错误方向。
门多萨世界杯数据:
- 出场时间:47分钟(3场替补)
- 触球次数:9次
- 成功传球:2次(都是回传门将)
- 被过次数:6次
- 唯一射门:打中了角旗杆
▍赛后引发的连锁反应
世界杯结束后,该国体育部长不得不公开道歉,涉事教练组集体下课。更戏剧性的是,有球迷发现门多萨在预选赛期间根本不在大名单,是最后时刻"空降"入选的。
如今在维基百科上,他的词条被加上了"世界杯史上最差表现候选人"的标签。而面对质疑,他本人却在采访中表示:"我觉得自己踢得还行,至少比训练时强"——这句话后来成了网络流行梗。
(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部分细节经过戏剧化处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