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足球在2025年的关键词却是“回流”与“消失”。 国脚侯永永、吴少聪相继回归中超,标志着欧洲55国顶级联赛中中国球员彻底归零。 被寄予厚望的王钰栋最终被“先把中超踢明白再说”的保守建议滞留国内,而蒯纪闻、依木兰等新星在中超的出场时间尚且挣扎。 当韩国金志树在布伦特福德苦等机会、金旻洙在赫罗纳甘当替补、吴贤揆为踢上比赛主动转战比甲并单季攻入12球时,中国年轻球员在起跑线上的差距已无法用“天赋”解释。
中超联赛水平的低下和球员自身问题是留洋困难的内因。 中超联赛水平低下,横行联赛的烟酒假赌,球员的不自律,与个人真实水平极度不符的高薪,造就了高薪低能的如今这帮球员。 贪图享乐与高薪,不敢留洋,惧怕竞争,闭门造车,坐井观天,这就是中国男足极速堕落的主因。 从当年中国男足尚能在亚洲和日、韩、沙、伊、澳掰手腕,到如今连越南、泰国和印尼都敢输,中国男足球员水平下降的速度令人震惊。
廖力生的案例说明了当前中国球员留洋的现实困境。 2025年,廖力生在转会至成都蓉城后鲜有首发机会,这让他渐生不满并开始考虑转投韩国联赛留洋。 对于从未有过海外经历的廖力生来说,这是一个遗憾。 成都蓉城主帅徐正源在韩国联赛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人际资源,将廖力生运作到韩国联赛留洋并非难事。 全北现代曾引进过廖力生在恒大的队友冯潇霆和黄博文,两人通过努力成功获得首发位置,对中国球员的认可度较高。
K联赛如今成为中超弃将寻找新机会的舞台。 2025年夏天,韩国K联赛成了中国球迷的老熟人“聚会场”。 35岁的郑又荣是其中最典型的“回家人”,这位曾让广州恒大后腰位置媲美欧洲强援的中场大将,因中超亚外政策变动转战西亚,如今回到韩国足坛只能在全北现代担任替补。 和他一样选择回归的还有姜祥佑,这位在北京国安两度入选韩国国家队的边路快马,在国安遭遇“弃用谜云”后,在蔚山现代重拾主力位置。
中超弃将们在K联赛找到了新机会。 天津津门虎曾因黄锡镐的低迷表现果断“退货”,但这位中卫在J联赛和K联赛的辗转中逐渐复苏,如今在江原FC的他感慨:“中超的快节奏让我迷失了,现在终于找回防守的节奏了。 ”与之相反的是金承大的下滑轨迹,这位2017年以8球闪耀延边队的锋霸,如今在大田韩亚市民队因年龄增长状态下滑。 成都蓉城的首位韩国外援金敃友,用两年优异表现征服球迷后转会蔚山现代,如今仍是球队中场核心。
中国球员留洋面临三大现实困境。 转会费困局使欧洲俱乐部不愿为中国球员支付高额转会费;薪资落差让欧洲次级联赛薪资普遍比中超低70%以上;合同博弈中全运会等非国际足联认可的比赛任务难以协调。 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中国球员即使有机会留洋,也往往选择留在国内享受高薪和相对舒适的环境。
冯潇霆的职业生涯轨迹成为中国球员留洋的缩影。 2005年世青赛出色表现后,20岁的冯潇霆收到了多家欧洲俱乐部的邀请,其中包含德甲俱乐部沙尔克04。 但由于大连实德俱乐部提出过高的转会费,导致转会未能成行,错失了最佳的留洋成长机会。 2010年底,恒大俱乐部董事长刘永灼联系冯潇霆的经纪人谈判转会事宜。 恒大给出超过300万的年薪,并赔偿其经纪人因未能帮他登陆欧洲而可能遭受的损失。
冯潇霆最终选择回国加入广州恒大。 当时冯潇霆仍在犹豫,其经纪人佩特里卡已经与英超的伯明翰、富勒姆进行过接触。 亚洲杯本是他向欧洲俱乐部展示的绝佳机会,却因受伤落选国家队,最终选择了恒大的高额报价。 这次选择成就了他在恒大的辉煌时期,从2011年加入恒大到2020年转会上海申花,冯潇霆为恒大俱乐部出场305次,攻入6球,助攻9次。
刘奕鸣在蔚山现代的前景不容乐观。 蔚山现代在2025年休赛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和升级,包括朴民西、许栗、李镇贤、姜祥佑和李熙均等多位韩国本土优秀球员先后加盟。 蔚山HD的招兵买马是为了下赛季的多线作战作准备,不仅要继续出征亚冠精英赛,还要为今夏的世俱杯作准备。 刘奕鸣作为外援加盟,必须展现出比本土球员更强劲的实力才可能获得机会。
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